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 第九十六章 银弹逃生花马刘

第九十六章 银弹逃生花马刘(第2页/共2页)

“朕任命你为湖广巡按御使但你的主要职责是招安拉拢李自成的余部使其为朝廷所用,因为李自成刚死所以你的工作可能不会顺利,这就需要审时度势的眼光看准时机接触李自成余部才能取得成果,记住不可操之过急,雪中送炭方能让人心存感激呀!另外湖广的钱粮由刘爱卿直接管理,我会对何腾蛟交代的。”想要使李自成的余部为我所用短时间内是办不到了,但李自成余部的处境却会越来越艰难,让刘肇基主管湖广钱粮适时地给予雪中送炭的帮助,循序渐进的拉拢那些“农民兄弟”才是从根本上收编他们的办法。

我把湖广江西的部署交代明白后并没有马上离开九江北上,直到阿济格引大军向西奔去我才命令沈廷扬回师南京,而我则带领朱由榔高狄等人和六万大军北上六安剿灭刘良佐,我盘算着如果剿灭刘良佐顺利的话应该能赶得上回到南京过农历新年。

十一月初,我带领马步军六万进驻到离六安五十里处,有了左梦庚降清的前车之鉴我决定由西路向六安逼近,这样就可以堵住刘良佐西进的道路,即使他想逃也只能往淮河流域逃窜便于我追击剿灭。

进一步了解情况后我对高魁聪和郑森进行的前期工作很满意,二人合兵四万与刘良佐大战三次皆胜,刘良佐的杂牌军此时不足七万被围困在六安城内,即使我不来刘良佐被剿灭也是早晚的事,差别就是能不能诛除刘良佐本人和己军的伤亡多少而已。

我的六万大军由西推进后正式完成了对刘良佐的二次合围使他插翅难飞,有了大败左梦庚的经验我再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时显得从容许多,手心也不会再感到湿润了。

看着六安外营寨如云我一盘算,手中可以调动的成规模的军队竟然接近二十万人,这虽然值得高兴可军队的战斗力却让我高兴不起来,满清能将明王朝战不能胜的李自成击败,间接说明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和满清八旗的战斗力有着不小的差距,什么时候这个差距缩小或者没有了我才有胆量跟多尔衮一较短长,可是多尔衮能给我缩小差距的时间嘛?

“皇上,诸位将军都已经到齐了。”嵇宪来到行营外面请弘光帝回去。

我回到行营后看着站列两旁的几位战将,列于前面的是高魁聪和郑森,余下是赵霆,高狄,嵇宪,金声桓和王得仁,还有两个是对亲兄弟梁甫和梁荣,这二人就是当日攻破左军后营同时并列第一的人,刘肇基为其二人表功后我见二人是有勇无谋脑袋一根筋的憨厚之人,遂进二人为千户担任嵇宪的副手算是我近身护卫之将。

金声桓和王得仁依旧带领着收降的左军人马,对此二人认为是弘光帝对他们信任的肯定,虽然军队的整体架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可并没有剥夺他们的兵权,这一点不是哪个主子都能办到的。当然二人也知道想要玩花花心眼像以前那样捞油水根本不可能了,弘光帝在进驻九江后就改组了这些降军,除了总兵,副将,参将和游击将军等军官称谓得以保留后全部由士卒自己推选出直接头领,那些金王二人叫不出名字的最底层的士兵反倒成了百户千户这样握有实权的军官,而那些昔日打骂士兵克扣军饷的军官则全部下岗,就这一手让金声桓和王得仁明白今后二人的权力只能来源于弘光帝,因为这些新当选的军官全都成了弘光帝的彻底拥护者,况且还得到保证粮饷分毫不差,名利同样可以使人誓死效忠啊!

“高郑两位爱卿收复失地十余座城池朕甚是欣慰,功劳薄上都记得清清楚楚,待得胜班师后再行封赏,高狄,随军携带的二十门大炮何时能够抵达六安?”既然要攻城正好可以用大炮印证我的推断,看看满清是不是用大炮打下的江山,这二十门大炮还是从黄得功处调来的,只有他那的火炮才是正牌产品质量有保证。

“二十门大炮皆已到达此时都架设在了六安城外。”高狄一想到从黄得功处要大炮时黄得功肉疼的样子就感到好笑,好像真把他身上的肉割了下来似的。

“高狄,朕任命你为前敌总指挥,看看你能不能用大炮把六安城给朕轰塌,如果能不伤一兵一卒使六安城城墙倒塌,朕大大有赏。”

高狄没想到皇上会把攻陷六安的重任交给他,兴奋之余立下军令状,“皇上放心,高狄今日必定拿下六安!”

一旁的高魁聪心中不由责怪高狄说话不经大脑,他和郑森不是没使用火炮攻城,可六安城非常坚固使大炮无用武之地。高狄居然说今天就能把六安拿下,这不是痴人说梦嘛!可高狄都这么说了高魁聪也不好打击他的信心,拭目以待吧!皇上如此器重厚爱高狄,即使高狄无功而返皇上也不会怪罪。

我对今日拿下六安倒和高狄一样充满信心,这二十门大炮威力巨大,六安又是久战之城哪里能守得住,再坚固也无法和扬州城相比吧!

开战后炮声密集响起,我看着战况不由哭笑不得,还真是浪费啊!二十门大炮一轮射击只有三门命中目标,这些操炮手的水平和沈廷扬船上那些操炮手根本没发比,全是瞎蒙大师的入室弟子呀!此情此景让我兴起开办一个炮兵学校培训操炮手的念头越发强烈。

尽管命中率如此低下还是给六安城造成沉重打击,其中有四炮落到了同一位致使六安城墙倒塌了五丈左右,高魁聪见机不可失马上请命进攻,马步兵如潮水一般涌向六安城,双方在城墙豁口处展开殊死搏斗,豁口几度易手,最后在火炮的支援下六安城西城悉数倒塌,如狼似虎的南明军面对器械不全的杂牌军真如猫和老鼠,杂牌军未战就已四散奔逃,多数成了阴曹地府的新丁。

在豁口处与南明军战斗的是刘良佐的嫡系部队,守六安也全靠他的嫡系部队为骨干,此时城墙已塌刘良佐明白大势已去引着嫡系部队万余人突破重围向东逃去。

刘良佐之所以能突破重围并非偶然,他深知大军重围想逃出六安势比登天,为此他把身边的数万两银子和一些贵重物品随跑随丢造成了南明军队的混乱才趁机逃出了必死之局。

我没想到眼看到手的全胜竟然出了这么大的纰漏,这完全是藐视军纪导致的,我看着跪在身前的金声桓和王得仁还有高狄恼怒不已,刘良佐的“银胆攻势”还真厉害,连受过教训的新军也有二百多人加入到了哄抢当中可见黄白之物确实能使人趋之若骛忘记身为军士的职责。

“你三人罚俸半年,所有参与哄抢造成混乱的士兵无论品级皆开刀问斩以儆效尤。”我深知这个时候绝不能手软,也算是为原来的左军上生动的一课,不过代价确实太大了,整整两千多人啊!

金声桓和王得仁脸上冷汗直冒,他们俩没料到弘光帝竟会下令处斩那些哄抢的士兵和军官,那可是两千四百多人啊!他们俩算是明白朝廷的军队作战为何如此勇猛了,有如此严明的甚至是残酷的军纪约束着,谁要是不忘死赴前下场恐怕也好不到哪去。让金声桓和王得仁意外的是,弘光帝竟然把所得的金银全部打入士兵这个月的饷银当中,让他们从另一面了解了弘光帝手下之兵勇猛善战的原因。

治军也许我是外行,可我相信只要抓住赏罚分明恩威并重这八个字,部队的战斗力只会朝提高那方面走绝不会走下坡路,明朝军队英宗以来缺乏战斗力,**严重,如果不定下“残酷”的军纪,那么送命的可不光是我这个皇帝呀!

{www..net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