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久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二百三十章【丙子虏乱】

第二百三十章【丙子虏乱】(第2页/共2页)

又说道“朝鲜语:此辈(指斥和派)以国之存亡置之度外,谋占美名,党同伐异,竟使宗国覆没,甚可恶也!”

与之相应的则是重用主和派和亲清派,并且在丙子胡乱后还加封李氏朝鲜吏曹判书:崔鸣吉,为[领议政]。

也因此李氏朝鲜郡王的政权合法性,也在两次胡乱后面临严重危机,由于李氏朝鲜郡王反正本身的名义就是〈亲明排金〉,所以当李氏朝鲜郡王向满清胡虏鞑子们屈膝投降后,自然使李氏朝鲜士大夫以及军民们倍感失望。

故而在丙子胡乱后,李氏朝鲜王国也掀起了大规模的辞职和隐退风潮,许多李氏朝鲜文人士大夫们,因受大明帝国中原儒家汉文化思想的熏陶,都直呼受不了本国投降犬羊夷狄,因此纷纷主动要求罢官。

李氏朝鲜郡王政权的形象,也在李氏朝鲜士大夫们的眼中,瞬间一落千丈。

另一边满清太宗又让李氏朝鲜郡王派遣李氏朝鲜平安西道兵马节度使:柳琳、李氏朝鲜义州府府尹:林庆业,率领5千李氏朝鲜军队协助满清进攻皮岛。

面对这个事情,李氏朝鲜郡王原本打算悄悄通知皮岛部明军,但唯恐事泄而遭到满清的暴怒引火烧身,所以李氏朝鲜君臣们经过几次秘议后,还是取消了通知计划,最后只能祈祷上天让两国各自解归。

3月初8日,明东江总镇总兵:沈世魁,他在得知东虏建奴鞑子入侵李氏朝鲜王国的消息后,就下令了修筑城台,广设炮药,收集兵船,以为固守计,让满清久攻不下。

于是满清太宗就命弟弟满清多罗武英郡王:爱新觉罗·阿济格,率兵千人前往助攻,待满清多罗武英郡王进入李氏朝鲜王国后,就取代了满清正红旗贝子:爱新觉罗·硕讬,的主帅地位负责指挥攻岛。

当时皮岛上有明军1万2千多人,外加朝廷派去援救李氏朝鲜的明沿海总兵:陈洪范,本部8千名明军,也在中途被叫回来到皮岛驻守,才让岛上聚集了2万多人的兵力,并且配备有大量火器。

光是支援李氏朝鲜的明军,就带去了火药32300斤、火罐360个、火箭900枝、起火400枝、火铳120杆、火瓶200个,而且皮岛四面环海,清军无法发挥铁骑的特长,只能乘船浮海攻岛。

所以在渡海过程中,清军船只势必会全部暴露在明军视线之下,岛上明军正可凭险施放火炮,从容射击行进速度缓慢的木船。

即便有少量清军船只靠岸,守岛明军也不难从滩头发动反击,利用优势兵力把少量清军赶入海中,再加上守岛明军身处大海环抱的孤岛之中,可以说无路可退。

岛兵战船数量有限,也不可能由海道撤退走,一旦被围只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拼命抵抗。

因此摆在清军面前的无疑是一场恶战,所以就连骁勇善战的满清多罗武英郡王,也对攻击皮岛面有难色。

3月27日,明兵部尚书:杨嗣昌,对明沿海总兵:陈洪范、明东江总镇总兵:沈世魁,的抗清援朝并不抱太大希望,但判断他们足以守住东江镇与皮岛,所以不太赞成明登岛太监:陈应祥、明登莱巡抚:杨文岳,分别提出的奇袭三岔河和增兵东援的建议。

而是以防范登莱两府、天津三卫、宁远卫等处沿海地区为重点。

4月初5日,朝廷终于得到了明登莱巡抚奏报称“大明附属国李氏朝鲜王国陷落,以降东虏建奴鞑子。”

因此援朝计划流产后,朝廷便马上转向防御皮岛部和沿海地区的布置,然而为时已晚!

满清将领们已经在皮岛东北部的李氏朝鲜平安西道郭山郡举行了军事会议,决定摒弃强攻的方式,改为采取分兵两路,一奇一正进行偷袭的作战计划。

一路由八旗骑兵、汉军(乌真超哈)、天佑军与天助军以及李氏朝鲜军队担当,赫然列阵大张声势,尽量吸引明军的注意,一路则由八旗步兵担当,暗中运动乘坐小船,悄然渡海,为了确保偷袭的成功,清军选择了傍晚时分(一更)发动攻击。

4月初6日,满清多罗武英郡王致书明东江总镇总兵劝降,但被拒绝,而明沿海总兵:陈洪范、明东江总镇副总兵:白登庸,等明将听到风声后陆续离开皮岛,前来石城岛安抚逃难军民。

只有明东江总镇总兵与救援李氏朝鲜王国的明莱州府副总兵:金日观,等将领还在坚守皮岛,致使岛上兵力降至1万7千人左右。

4月初8日,清军船只集结起锚,停泊于皮岛附近,是夜一更清军战船开始散开偷袭,一路以满洲镶黄旗牛录额真:瓜尔佳·鳌拜、满清正白旗甲喇章京:佟佳·准塔,为前锋。

他们登岛后,便举火为号,一边冲杀明军开路,一边引导后继的满清军队们前来与守岛明军们展开激烈厮杀。

二更时分,步兵方面由满清正白旗固山额真:佟佳·萨穆什喀,率领八旗精锐来到,攻入皮岛部西北隅的江高湾地方。

本站最新网址:www.99xs.net

如果你也喜欢网购,可先免费领取:淘宝优惠券京东优惠券拼多多优惠券网购才省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第2页/共2页)